杏彩注册
报价咨询:020-29838089
杏彩体育注册
杏彩体育平台网页版注册官网 Contact Us
杏彩注册-杏彩体育平台网页版注册官网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天鹿南路1001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杏彩体育注册 > 通风柜

杏彩注册:祖国永远是他的第一选择

      【编者按】学百年党史、知红色校史。为庆祝建党百年,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师生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北京

    咨询热线:020-29038089
产品详情

  【编者按】学百年党史、知红色校史。为庆祝建党百年,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师生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精心策划,组织力量,聚焦为党和国家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师生校友,推出“足迹”系列专题报道,通过学习身边的榜样楷模,教育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本期推出著名化学家、新中国制造工艺学科奠基人、原北京工业学院副院长周发岐先生的专题报道。周发岐先生79岁入党,将“祖国作为第一选择”的光辉一生,是北理工人坚定跟党走、矢志强国的线日《光明日报》“光明学人”栏目整版刊载。

  周发岐(1901—1990),河北省蠡县人。曾用名周康之。化学家,新中国制造工艺学科奠基人。1921年赴法留学,1928年在里昂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任北平中法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兼任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科研部主任、副院长。主编《合成化学》。

  “我们的国家变好了,我今后要活到老、干到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完成党交给的一切任务,把自己的有生余年贡献给四化建设。”1980年1月15日,在得知自己被批准入党后,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周发岐高兴得像个孩子,久久不能平静。那一年,这位新中国制造工艺学科奠基人已经79岁。

  1901年11月8日,周发岐出生在河北蠡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父年轻时曾赴日留学,并追随孙中山参加了辛亥。20世纪之初,衰弱的中国风雨飘摇,少年周发岐目睹国家和人民饱受摧残的惨状,把“富国强民”的志向深深刻在了心里。受五四运动的鼓舞,周发岐积极到冀南各县开展反帝爱国宣传。通过参加进步运动,“科技救国”“实业救国”的思想开始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要拯救落后的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工业,只有到国外学好科学技术,回国后才能实现实业救国的愿望。”怀着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周发岐于1920年考取农业专门学校留法预备班,1921年又成功考取当时北洋政府设立的官费留学资格。

  1921年8月13日,在时任北平中法大学校长吴稚晖的带领下,周发岐告别家乡,远赴法国留学。来到法国,因为周发岐是“官费生”,所以被保送至里昂中法大学第一班,师从诺贝尔奖得主、法国著名化学家格利雅教授学习。经过八年刻苦学习,周发岐以极优异成绩获法国国家物理科学博士学位,向自己少年时的梦想迈进了一步。

  留学法国期间,周发岐在科研领域奋力探索,在镁有机化合物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里昂中法大学博德罗奖金及协会奖金,在国外同行中引起轰动。

  虽然在专业领域内有了一席之地,但周发岐从未忘记自己“科技救国”的誓言,他在法国率先擎起“富国强民”大旗,与李麟玉(后担任北京中法大学校长)等旅欧同学一同创立了旅欧中国化学研究社,积极和国内的中法大学等学校开展学术交流,还与李枢、杨堃、张玺、曾伯良、尹赞勋成立学术洽谈会“五方会”,每月作专题演讲,在异国他乡,燃起了救亡图强的星星之火。

  “只要你愿意留在法国,仅凭一纸巴掌大的信,我就能够推荐你在法国任意一所大学任教。”临近毕业,导师格利雅教授这样挽留周发岐。作为有机化学领域的“新星”,周发岐得到了法国众多研究所和大学的青睐。当时的法国,经过一战后的建设,国力强盛,科技领先,文化艺术昌明,巴黎则是全世界很多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的向往之地。

  周发岐所在的里昂大学实验室堪称世界一流,窗户是固定的玻璃窗,楼里配备运行良好的空调系统,仅通风橱内就配有自来水、冷冻盐水、煤气、氮气和压缩空气五条管线,不管用过什么玻璃仪器,只要放在待清洁篓里,第二天回到实验室,那些仪器都已经洗净烘干,拿起来就可以使用。面对这样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科研条件和良好发展前景,周发岐心中只有感激,却并不留恋。对恩师还以深情的拥抱,他回到祖国,为祖国发展科技、培养人才,这是周发岐在人生道路上做出的郑重选择。

  1930年,回国后的周发岐受聘担任中法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并参与筹建了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负责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

  北平研究院与当时的南京中央研究院,是时期全国两个最高科研机构。当时,化学所的研究内容可以说涵盖了民生和军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活性炭曾被用作防毒面具吸收毒气的主要药剂,鉴于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为了给战争做准备,周发岐与同事就进行了活性炭方面的研究,根据研究成果,当时的河北广播电台还做了《一点关于战争用毒气的常识》的专题节目。又如,当时国内的道路用柏油铺设,但是夏软冬裂,政府部门要求化学所研究出科学配比。周发岐负责了这个项目,经历数十次实验研究,他将氯化锌加到烧热的柏油中,终于取得成功,经处理后的柏油,变软的温度从原来的20摄氏度提升到65摄氏度,而在零下15摄氏度的低温下加以每平方厘米30千克的压力也毫无破损现象,质量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32年8月4日,中国化学会在南京成立,周发岐与李麟玉、曾昭抡等9名化学家呼吁要在北平建立化络团体。当年10月16日,中国化学会北平分会正式成立,为抗日救国积极贡献力量,周发岐当选为理事。值得一提的是,分会成立后,周发岐不惧个人安危,掩护地下党员,保护进步学生,帮助亲属参加,协助冀中军区后方医院购买药品,并支持中法大学学生们的爱国斗争。

  “国家在他心里永远是第一位的”,周发岐的子女和学生们都这样评价他。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处于危亡时刻,周发岐等一批留法教师因在法国时就受到了主义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响应中国党的号召,率领进步师生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之中,为救亡图存贡献了力量、培养了人才。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占领华北,北平和天津相继沦陷,中法大学的教师们坚持爱国立场,不妥协、不退让,1938年停课。1939年,时任中法大学理学院院长的周发岐与夏康农、齐雅堂等,共同将中法大学南迁至昆明,辗转购入新地建成校舍,与著名的西南联大一起坚持办学,支持抗战。同时南迁的,还有北平研究院。周发岐在艰难困苦中为国家保住了宝贵的科研力量和科技人才。

  “反对孔祥熙”、成立昆明市、开展抗战宣传……那时,在中国党的推动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这当中也包括周发岐等南迁师生。他们从抗战的实际效果认识到,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团结起来,一致抗日,于是紧跟党的指挥,着力推行“工业救国”“科学救国”思想,用实际行动支援抗战。面对抗战实际需要,周发岐在化学系增开了工艺课程,带头开展了众多服务抗战的研究项目,比如研制替代进口燃料的航空汽油,研制抗战公路交通急需的柏油,为坚持抗战,争取最后胜利,培养战需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

  1944年,时任中法大学教务长的周发岐在昆明又担任了南迁的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抗战胜利后,他组织将中法大学和化学研究所迁回了北平,多方筹集资金,努力恢复被日寇严重破坏的实验室,恢复科研工作。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习总这样强调。新中国成立之初,化学家周发岐正是用奔着国家“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而去的行动,宣示自己坚定跟党走的决心。

  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停办中法大学,并将其校本部及数理化三个系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在这所从解放区迁入北京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里,周发岐成为化学工程系教授。

  1952年元旦,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并为建设新中国第一所重工业大学全面发力。同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批复,要求学校全面调整原有的建设发展目标,为服务国家重大领域建设培养高级技术骨干人才,其中,明确要求学校的化学工程系以培养与火药方面的人才为重点。

  那时正值抗美援朝期间,建设高水平的火专业,意义重大。此时,年逾五旬的周发岐早已是国内有机化学试剂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转向培养火人才,建设新的学科方向,不仅安全风险巨大,更要放弃自己前半生的积累,一切重新开始。作为北京工业学院教务处处长,周发岐承担的教学和管理任务也非常艰巨,一方面,许多专业需要调整和新建,教学大纲需要重新拟定,可用教材不足,亟待翻译或编写;另一方面,教师们对建设新专业的经验不足,教学体系建立完善的任务十分紧迫。周发岐又一次面临选择。

  学成毕业时,周发岐选择放弃海外优厚待遇,返回祖国,投身科技报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小米作为工资的一部分,在当时是稀罕物,周发岐考虑到国家困难,主动向组织报告,说自己家里吃不了那么多,申请给自己少发点,降低一级;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周发岐14岁的独生子像他一样满腔爱国热情,提出要去参军保家卫国,他非但没有犹豫,还亲自送儿子前往……在一次又一次看似艰难的抉择面前,周发岐的选择永远是心中的祖国。如今,面对为新中国培养火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他依然没有丝毫犹豫,响应国家号召,调整研究方向,下定决心要“让新中国拥有自己的火专业”。

  “父亲书房的灯永远亮着,高大的背影永远静静地伏案工作。”周发岐的女儿谈起父亲,印象最深刻的总是他那勤奋工作的身影,自从承担起建立火专业的任务后,周发岐很少休息。要解决我国高性能火科技成果从无到有的问题,就要设计好专业人才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体系。面对国内相关资料严重不足的问题,周发岐带领教师们广泛搜集翻译国外资料,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开展设计研讨,终于建立了整套的教学体系,完善专业设置,加强基础教学,特别是针对教材、实验和实习等教学环节进行了规范化设计,直接而有效地推动了火专业的正规化建设。这一时期,国家为了加强北京工业学院建设,将原东北兵工专门学校的相关办学力量调入学校,有力地支持了专业建设,并让学校的兵工学科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为了加强专业建设,周发岐还充分发挥自己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力,积极邀请自己曾经的同事、学生为火专业建设提供支持,包括钱三强、庄长恭、吴宪、曾昭抡、杨石先等一大批国内知名学者都曾为专业建设提供帮助。经过潜心筹备,1953年,我国第一个制造专业在北京工业学院诞生,新中国第一批火专业人才开始茁壮成长。50年代中期,由周发岐作为主编撰写的《制造工艺》被视为我国火领域的第一部高水平著作。成果和成绩的背后是一次次夜以继日的耕耘,一遍遍字斟句酌的推敲。从青丝到白发,周发岐凭借自己精深的学术造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新中国培养火人才的坚定信念。1956年,在新中国公布的第一批教授评级名单里,北京工业学院共有6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