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国民快餐,你最先想到哪个品牌呢?应该不是永和大王和真功夫吧,虽然他们确实十分具有代表性,但真正的国民快餐应该是平价的接地气的,如兰州拉面、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国民快餐。
快餐店的这个概念在1987年才出现在中国。1987年,在北京繁华的前门,一家叫做肯德基家乡鸡快餐店的美国餐厅开业。由此,快餐店在中国的大地上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如今我们更喜欢叫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品牌为“洋快餐”,和我们常吃的中式快餐有了区分。当时首都人民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一百元左右,肯德基一块吮指原味鸡就要卖到两块五。不过昂贵的价格却阻挡不住充满好奇心的消费者,人们把在这里举行生日会、办婚礼当成一种时髦。
而中国的国民快餐故事还得从八十年代末的福建说起。福建中部的三明市有个地方叫沙县,在当时,很多沙县人借钱参与民间融资,结果融资人携款跑路,很多人血本无归。一个叫做邓世奇的年轻人,就是韭菜田里最绿的那一颗,除了被人骗光存款,他还欠下了十三万元的债务。在当时,对于很多在厦门打工的人来说,一块钱一碗的扁肉拌面远胜过凉水配馒头。生意好的时候,邓世奇一天甚至能卖出四五百碗。
很巧,在这个时候,另一家小吃店也在厦门起步,店主是青海化隆人,卖他家祖传的拉面。你是不是有个疑问,青海在中国西北,厦门在东南沿海,这人为啥千里迢迢地跑到厦门开店呢?青海化隆在198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因为土地贫瘠,农业养不活人。穷则思变,大家就要开始想办法谋出路。一个叫韩录的农民听在厦门务工的老乡说吃不到合胃口的食物,他便想凭自己的拉面手艺,或许能在大城市挣口饭吃。
于是韩录东拼西凑,凑了七千块钱,连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赶到厦门,开出了内地第一家清真拉面馆兰州拉面。拉面馆刚开业的时候生意惨淡,拉面在南方的餐饮市场是全新的品类,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接纳。韩录想到,南方人没见过拉面,对南方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品类,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接纳。韩录想到,南方人没见过拉面过程,直接将炫酷的拉面技艺摆到顾客桌前零距离观赏。而就是这个操作让南方顾客们掏腰包买了单,如今海底捞的操作如出一辙,把拉面作为一种表演摆到了堂前,供食客观赏。
韩录的拉面店开业仅一年,纯收入就达到了五万块,几乎是当时公务员年薪的30多倍。那时候的拉面店还不叫兰州拉面,据说兰州拉面一词最早要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由国子监太学生陈维精发明,是个河南人。为了师出有名,化隆人便借用了兰州这个地名,便有了如今的兰州拉面。化隆人想表达的是,我们的拉面不是普通的拉面,而是有历史、有故事的拉面。可怜的兰州人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却发现青海人民早已把兰州拉面已经开遍天下了。
如果只是借用兰州的名气,兰州拉面不可能像今天这么成功。创业失败有一百种理由,而成功一定要集齐天时、地利、人和。十年代的中国餐饮业还是一块待开垦的地,1994年全国有近十二亿人,餐饮企业却仅有47578家,平均每25000多人才有一家饭馆,当时又赶上农民工进城的浪潮。1995年,中国流动人口达到7073万,人们迫切需要平价快捷的食物来果腹,这就创造了一个巨大的餐饮市场空缺。市场有空白,沙县和化隆又有大量会做特色食品的人,二者的结合欠缺了一个契机,而邓世奇和韩录刚好成为了那个契机。
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每个中国人都生活在巨大的人情网之下。邓世奇和韩录做小吃赚到了钱,很快便被相亲邻里知道了,于是他们的亲朋好友自然成了第二波出去做生意的人。这些人继续影响身边的人,每个人都是一个中心,通过自身的人际网向外扩散。很快,几乎所有的化隆和沙县人都知道,外出开祖传小吃店能挣大钱,到现在天时地利都有了。但从萌生做生意的念头到付诸实践,还需要一个关键的推动因素,那便是启动资金。化隆和沙县的两地政府充当了这个角色,为外出开店的人提供资金,发放补贴,厦门开出了二十多家拉面店。
沙县政府在1996年将开出了四家沙县连锁的邓世奇请回乡传授创业经验。第二年成立沙县小吃同业工会,向国家申请了吃豆人的logo,政府还要求每个乡镇至少出一名干部外出开店,生意好就提拔。这些措施立竿见影,当年沙县出去做小吃的人就超过一万人。此后的每一年都有许多化隆和沙县人外出,从事小吃快餐生意。
一直到20世纪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城市开始展现出自己的魅力。21世纪前十年是中国传奇的年代,中国的GDP从9.6万亿达到40多万亿,十年上涨了三倍多。同样在十年间上涨了三倍多的还有餐饮服务业的营业总额。这个一切都仿佛按下了加速键的十年,人们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忙碌。急需基建和产业发展的大城市,聚集了大量工人和技术人员,还有南来北往的投资客,整个中国的速度都开始快了起来,快餐逐渐成为了当时很多国人外食的选择。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便在这时候开始腾飞。
2000年8月,时任福建省长的在沙县举行了座谈会,强调加强以沙县小吃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后来沙县交上的是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接下来的两年,光福州和厦门正常营业的沙县小吃就7000多家。这时候福建省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一直隐居幕后做扶持的政府也开始布局更长远的发展。出省的第一站是上海,这座高度城市化的国际大都市,看起来并没有小成本快餐店的落脚之处。政府派出去的几个干部在上海奔走了整整两年,人手一张地图,每走过一个小巷,就在地图上做一个标记,走坏了几十双鞋,他们的辛苦也得到了回报。
第一年便成功在上海开张了700多家店。除了出力,业主每开一家店政府就补贴1000元。和沙县政府一样,化隆政府为了推广他们的拉面事业,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只要外出做拉面生意,化隆人能直接得到3~5万元的,第一年利息由县政府支付。除了外县政府还给外出开店的拉面户办理了专属的信用卡,可以两个月还一次款,如果没有不良记录,一次能取10万,透支25万。说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过,即使有了时代背景的东风和大胆作为的人民,距离两家快餐店碾压式的成功还是要画龙点睛的最后一步。
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走的是一条以星星之火去燎原的道路。21世纪初,中国经济开始侧重发展县域经济。又因为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的定位平民快餐,所以绝大多数店都开在了三四线城市。而多年餐饮行业的耕耘经验,帮助沙县人和化隆人摸索出了一条成熟的面向小城镇的扩张手法。以沙县为例,除了政府帮扶,沙县行业里有专职的开荒人员,他们一般是经验丰富的沙县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