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期间,漯河市市长秦保强接受河南政府网采访时表示,2022年,漯河将大力建设创新之城,把创新打造成现代化漯河建设的最强动力和最鲜明标识。
2021年,漯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三位,创新活跃度居全省第四位,居民幸福感连续三年蝉联全省第一,漯河市还进入了“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全国百强”。
具体来看,2021年,漯河GDP增速9.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8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到了第一。同时,2021年漯河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位,工业投资增长29.8%,居全省第二位。
秦保强提到的“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全国百强”榜单,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发布。该榜单从社会安全指数、市场化指数、开放度指数、产权保护指数、大学指数、经商便利度指数等维度,选取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我省有5个城市入选,其中就包括漯河(排名第96位)。
他说,“漯河市要在新一轮发展格局中赢得主动,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推动创新往高处做、深处做、实处做,将创新打造成现代化漯河建设的最强动力和最鲜明标识。”
漯河被誉为首家“中国食品名城”,是全国唯一的主食产业化工程示范城市,食品产业是漯河的龙头、支柱产业。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重点建设10个实验室,漯河已“预约”一席。漯河打造创新之城,离不开食品这张牌,河南省食品实验室也将成为“最强助推器”。
2月11日,河南省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将谋划建设龙门实验室、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现代免疫实验室、食品实验室等新一批省实验室。
作为“种子选手”,省实验室未来有希望成为国家实验室,而后者也代表一国相关领域的最高科技水平。
接受河南政府网采访时,秦保强表示,漯河将高标准建设省食品实验室,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面向全省万亿级食品产业需求,聚焦食品产业引领方向、关键核心技术、未来食品发展,形成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园区的全链条的科研转化体系。
目前,河南省食品实验室正积极筹建中,已确定搭建“1+5+N”的实验室框架,科研团队也已初步组建。
提高创新能力,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秦保强介绍,漯河市今年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全省1.96%以上的平均水平。
此前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漯河市财政科技支出增长了37.6%,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了53%。2021年,漯河市研发投入强度1.6%,按照今年设定的1.96%以上的目标,增速在20%以上。
相比较不大的经济体量(2021年漯河市经济总量1712亿元),上述研发投入可谓“诚意满满”。
2021年,漯河市“科技贷”总量和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增长4倍和8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4.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上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5.1%、26.1%
秦保强提到,接下来,漯河市还将围绕重视程度、研发投入、高新企业数量、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试点等5个方面,将创新生态细化为23个指标,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对照落实,引导全社会形成创新合力。
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2022年的八个重点工作,排首位的就是坚定不移推动创新发展。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建设创新之城。
接受河南政府网采访时,秦保强还提到其他几项措施,包括推动创新赋能产业、建设创新型示范园区、加大引才聚才力度等。
据了解,科技创新驱动下,漯河市引领型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双汇集团聚焦食品行业换道领跑,投资建设第三工业园,以中央厨房做精中华菜肴;卫龙集团聚焦健康均衡食品,抓住上市有利时机,谋划新上未来食品项目;中大恒源集团聚焦植物萃取中试成果转化,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快新一代代糖产品等多种新产品产业化进程
自去年底纳入“1+8”郑州都市圈后,与“圈内”城市互动方面,漯河市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高水平开放,积极主动融入郑州都市圈,为发展激活力、拓空间,推动漯河在新一轮竞争中蝶变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