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31日电(记者 刘贤)由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与特斯联共建的边缘智能计算重庆市重点实验室30日在当地揭牌。双方将依托实验室,探索大模型技术在边缘侧的落地与应用。
该实验室将重点瞄准国家和重庆市数字经济发展与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重大科技需求,开展以边缘计算为核心的大数据技术攻关,探索低时延、数据本地化和隐私保护、可拓展性、个性化和本地化体验、分布式架构和可靠性等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应用。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大数据中心主任、信息所副所长尚明生担任实验室主任,特斯联首席科学家杨旸博士担任实验室副主任,特斯联高级副总裁刘斌博士担任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委员。实验室下设基础理论、边缘计算、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生态、行业大模型6个研究团队。
在人工智能发展火热的当前,云端算力面临成本以及供给压力,而边缘算力在成本、时延、隐私上具有优势。作为云端算力的补充,边缘算力可将AI的多样化、海量复杂需求进行本地化预处理,并将其导向大模型,让AI在更多场景落地应用。
刘斌博士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进一步解析,大模型遇到的主要挑战是算力。边缘智能计算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希望在边缘节点把大模型拆分,布局“小模型”或者“行业模型”。用这种“模型”来处理用户重要的本地数据,就不需要大量资金来训练。
刘斌博士强调,目前人们说的大模型,多指生成文字、视频的大语言模型,特点是通用、泛化。而现实世界中的AI应用很多是需要结合场景、精准解决问题的,例如智慧楼宇的实现。在这类问题上,“通用”大模型目前可能并不“好用”。特斯联提出“模型+系统”的思路,致力于融合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模型,融合模型与用户原有的系统,从小到大分层部署大模型能力,保障它的经济性、可用性。
当下,以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为代表的综合算力已成为衡量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和“助推器”。《重庆市算力网络发展“算力山城强算赋能”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建成算力多元、智算突出、互联互通、弹性调度、存储高效、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算力网络基础设施。其中,算力方面的目标是:重庆数据中心集群规模稳步提升,边缘计算节点布局不断深入,算力规模超过1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的浮点运算),智能算力占比达到40%(基础电信企业45%),大型智能计算中心达到8个,全市云边端协同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科技处副处长艾必燕表示,特斯联是国内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的领跑者。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致力于构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支撑的长江上游国家级绿色智能技术创新平台。下一步,双方将通过搭建开放平台、协同创新要素等方式,实现重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无缝连接,将边缘智能计算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建设成集原始创新、技术开发、产业融合、人才培育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