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3年度绿色工业园区名单,韶关乳源高新区成功入选,成为本年度全省唯一入选的工业园区,标志着我市绿色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乳源高新区交出的“成绩单”,是韶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韶关加快推进工业固废减量化和综合利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协同推进节能降耗,积极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目前,我市新增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力约每年732万吨;已创建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种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全市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在粤东西北地区已跃升至第二。
“近年来,我们围绕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多个方面来打造节能减排的绿色工厂。”乳源东阳光优艾希杰精箔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的闸机是生产铝箔的主设备,发热量大,需要用油来润滑,其挥发产生的气体存在空气污染、影响工人健康等问题。为此,该公司通过花费3000万元安装一套蒸馏塔装置,实现90%以上的空气净化。同时,三个工厂净化的设备也同时施工同时建造。
2020-2022年园区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环境质量和各类污染物排放达标;2022年清洁能源使用率达84.4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8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78.72%。乳源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园内高新技术企业30个,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家,初步形成了绿色研发绿色应用绿色推广的良性绿色制造模式,促进发展模式逐步向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绿色低碳经济模式转变。
在韶关,像乳源高新区这种探索绿色工厂路径的园区还有很多,都离不开市工信局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绿色工业在绿色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成绩显著,支撑起我市绿色制造的基本面。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不仅需要在工业领域遵循“循环、低碳、绿色”的发展模式,还需在节能降耗、节水增效、固废综合利用等方面下功夫。
近年来,我市组织全市前七批列入绿色制造名单的7家单位和5种绿色设计产品完成绿色制造水平关键指标的年度评价要求;对绿色制造名单企业开展重点节能监察,确保符合绿色制造评价要求,真正实现节能降碳、减污增效。
今年共推荐广东盛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废旧锂电池拆解和梯次利用及回收项目和台泥(韶关)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生产配套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等3个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申报项目上报省工信厅纳入项目库,新增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力约每年34.6万吨,共申请扶持资金4333.46万元。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方式,鼓励工业企业自愿开展节水技术改造、水循环梯级利用、分质供水等方式,对生产用水回收、处理、再利用,实现一水多用、循序用水,提升企业水重复利用率。
近三年来园区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下降12%;2022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4.89%;节水型企业覆盖率接近80%;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100%;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为8%。
不仅如此,我市还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动员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2023年预计共38家企业完成自愿性清洁生产常规流程审核验收,涉及有色金属、化工、机械、建材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企业。
根据11月8日工信部公示的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以及12月13日省工信厅、省水利厅公布的2023年省级节水标杆企业、节水标杆园区名单,我市今年推荐的韶关冶炼厂、华欣环保成功上榜“国家级绿色工厂”,韶关市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成功上榜“省级节水标杆企业”,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成功上榜“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省级节水标杆园区”。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工业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全面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高工业经济“含绿量”,精心绘制绿色工业高质量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