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不断集聚发展,在集约有限的城市空间内,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加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大量高精尖产业需适配创新的生产空间,由此“工业上楼”创新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简单地说,“工业上楼”就是将重量较轻、震动较小的生产设备迁移至高层,实现立体式开发。该理念缘起于2012年,首先由深圳提出,深圳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端产业的研发生产环节搬进了摩天大楼。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在经济增长目标的驱动下,工业发展往往面临转型升级加速和土地资源紧张的双重压力,这种情况下,“工业上楼”——成为工业载体空间新模式。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下,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而城市增量土地逐渐减少。为解决工业用地紧张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催生了一种工业新趋势——“工业上楼”。
政府通过引导企业进入高层厂房,使工业空间由「二维」转向「三维」,从而达到有效盘活低效土地、溢出更多发展空间的目的。
众所周知,「工业上楼」存在一定限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上楼。比如有些工业生产要用到大型机器设备或重型起重运输设备,或者生产的产品体积重量很大,让这些企业上楼就不现实。此外,企业生产所产生的噪音、污染、辐射等也是能否上楼必须考虑的因素。
引导企业上楼,首要任务是找到适合上楼的对象。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个产业选择模型,是来自东莞水乡管委会印发的「工业上楼」系统性指南。这份文件创新提出了「工业上楼」五要素筛选模型和筛选机制,为政府判断各产业类别是否适宜上楼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在「工业上楼」提出之前,全国半数以上的厂房都是单层,最多不超过三层,企业有什么特殊需求直接定制开发即可。如今大家同在一个屋檐下,能否满足企业的定制化需求,直接决定了企业是否有上楼的可能。
比如,生物医药企业需要十万级洁净厂房,引导这些企业上楼,要满足生产工艺和空气洁净度的要求;精密仪器制造对振动较为敏感,建筑设计就要有防振减振措施;轻生产企业涉及大型机械设备,厂房的层高、承重等建设标准要达到相应标准。只有企业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企业才有上楼的可能。
「工业上楼」发展不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自建高层厂房的意愿不强。因为高层的建安成本和维护成本远高于单层厂房。可建成之后使用是否方便?市场是否能接受这种生产形式?租金回报大概有多少?这些都是未知数。用已知的投入换未知的市场,任哪个企业也不愿做。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应起到引领作用。如先安排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用于建设厂房,并以财政补贴形式,通过平台公司或国有企业先集中建设一批高层厂房,以低于市场价租赁给企业,待区域成熟以后,再逐步回归市场价值。这样既为入驻企业节约了购地建厂资金,节省了规划设计和建设厂房的时间,更是打造了一张「工业上楼」的金名片。
要实现「工业上楼」,前期政策驱动是关键因素,只要政策足够有吸引力,便能充分调动企业上楼的积极性。当「工业上楼」阶段性目标完成之后,再调整支持政策由前期开发向后期的税收和产出环节转移。
企业决策向来以利润为导向,政府想引导企业上楼,就必须给出一个充分的理由。(节约用地、土地集约化利用,这是对政府的好处,不是企业上楼的理由)
一是环境优势,传统厂房位于工业区,外部环境较差,高层厂房的环境应以写字楼为标准打造,创建高端办公、花园办公的氛围,以适应企业研发、办公、生产一体化的需求。
二是硬件优势,传统厂房环境脏乱、夏天闷热、冬天阴冷,高层厂房配置中央空调系统、新风系统、智慧化管理系统,对企业工作体验、品牌形象、招聘用工等有很大帮助。
三是产业集聚优势,通过「工业上楼」,把产业链相关企业集中在特定区域,引导产业发展布局,实现产业聚集。
中小企业是「工业上楼」的主力军,政府层面应从政策上支持中小企业以自主开发、入股合作等方式建设高层厂房。此外,政府也可以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的模式与中小企业共同建设,以土地撬动投资,推动优势高成长中小企业上楼。
「工业上楼」是一种做法,不是一种定位。如果被「工业上楼」四个字框住,把所有厂房都建成高层,企业会感觉密集、不透气、不耐看。因此,除了高层产品,园区还应配置一定比例的单层和多层(2-3层)厂房,增强空间的层次感与高级感,提升整个项目的品质和溢价。
当然,「工业上楼」客观上存在市场偏好,底层厂房永远最受欢迎,高层则容易闲置,因此对这两种产品要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
相较传统工厂,“工业上楼”强调规划先行,引领后续的开发建设与招商运营,企业生产、设计、研发环节不再受限于空间局限,切合企业一体化发展的需求。
同时,把工业厂房中融入生产配套、生活服务配套等,实现空间集约、功能复合目标,写字楼化的办公环境可满足高端人才对研发生产环境的需求;也能满足企业对生产空间需求,释放更多产业发展空间,变相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避免企业因成本问题外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